close

2月25日,民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系統傢俱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參觀。當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中新社發 泱波 攝
  中新網外接式硬碟2月26日電 就中國擬設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美國《僑報》26日刊載社論《為了不被忘卻的紀念》,文章指,中國的升級紀念方式相當於融入了一股反思二戰的巨大力量,有助於國際社會共同鞏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二戰後的格局與秩序,對當前一些國家軍國主義的死灰復燃是一種震懾與警醒。
  文章摘永慶房屋編如下:
  中國人的法定紀念日燒烤列表中即將增添兩個重要的日子,一個是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另一個是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最高立法機構近日審議了該項設立“兩日”的草案,一待通過就會成為代表著“國家意志”的一項法律。
  “9•3”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最早可追溯到1946年,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全國性的統一的官方紀念儀式;而江蘇省自1994年開始以拉警報的形式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但規格不高,僅屬於“一城一地”的紀念。如今,官方通過立法以最高規格紀念這兩個日子,不僅是順應海內外華人心意之港式飲茶舉,更是順應國際慣常做法之舉。
  環顧世界,各個國家與二戰、反法西斯戰爭有關的紀念日不勝枚舉,尤其是與法西斯國家有過貼身肉搏的國家,通過法定紀念日的形式來銘記歷史、緬懷英雄的做法十分普遍。因為,與那場全球大廝殺有關的一切苦難、反抗、犧牲、新生,儘管不堪迴首,更是不容忘卻,理應成為全人類吸取教訓的集體記憶,從而更加珍惜和平、守護正義。
  比如,作為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重要力量,美國官方、民間都對二戰的紀念相當高調。珍珠港海軍基地遭日本突襲的日子(1941年12月7日),被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定性為“國恥日”,並於珍珠港事件70周年之際,由奧巴馬總統宣佈為“國家珍珠港榮軍紀念日”,悼念死於日軍轟炸的兩千多名官兵。
  同時,美國人還會在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將士陣亡紀念日)放假。這個原本是為了紀念南北戰爭軍人的日子,於1971成為法定公假,用於紀念所有的戰爭陣亡將士,總統或副總統通常會發表演說併在國家公墓上放花圈。其中,二戰退役軍人、幸存者受到高關註度,民眾會展示在中國戰場上犧牲的“飛虎隊”隊員照片,發起摩托車游行,參觀“二戰紀念園”。
  再比如,作為二戰中歐洲戰場抗擊德軍侵略的主力,蘇聯(俄羅斯)對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紀念更是動靜不小。德國投降翌日5月9日被蘇聯定為“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這一天舉國放假,莫斯科還要舉行盛大的集會和閱兵式,國家領導人出席。城市上空的禮炮,紅場的鐘聲,威嚴的儀仗兵,高精尖武器的亮相, 渲染出俄羅斯贏得戰爭勝利的自豪與榮光。
  不管是以悼念將士牢記恥辱為主基調的美式紀念,還是以慶祝勝利激勵鬥志為主基調的俄式紀念,不管是註重個體感懷、撫慰喪失之痛的美式表達,還是註重造國家形象、凝聚民族共識的俄式努力,儘管形式有異,但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了不被忘卻而紀念”。讓生活在當代的政治家、軍人、民眾及其子嗣,尤其是那些有權力發動戰爭或者有能力阻止戰爭的人,認識到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銘記本民族為此付出的代價與那些獻出了生命的英雄。這種紀念,不是為了積累仇恨,不是為了沉湎過去,而是為了珍惜和平,為了警示未來。
  這種國家行為上的“共同紀念”,這種國際慣常的集體儀式,對於二戰中亞洲戰場的主力中國而言,自然也是理所應當、不容缺少的。中國當前設立“兩日”的立法舉動,雖然來得有些遲,但不失為意義深遠的補遺之舉。因為明年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的升級紀念方式相當於融入了一股反思二戰的巨大力量,有助於國際社會共同鞏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二戰後的格局與秩序,對當前一些國家軍國主義的死灰復燃是一種震懾與警醒。  (原標題:美媒:中國設立“兩日” 震懾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srjdmgotey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